苏阿芒的故事

苏阿芒原名苏承宗,祖籍石台县广阳镇,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、诗人、翻译家。这位大家,未上过大学,他是自学成才的,他的成功是文学领域的一个奇迹。

他自幼跟父母在天津生活,5岁(1941年)学日语,9岁学英语,14岁学俄语,共掌握 21种外语,均为刻苦自学而成。

1953年,他在天津市广东中学毕业,报考北京大学西语系,三次均落榜。原因何在?其父百思不得其解,就带着心中的疑团询问招生部门,原来苏阿芒每次的考试成绩都是优良,只因父亲有“历史问题”,政治审查过不了关。其父性情刚烈,怒火冲天,一气之下,脑溢血猝死。

在那“唯成分论”的年代,大学之门向苏阿芒紧闭,但他的心思是敞开的。但丁曾说:“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去说吧。”他以此激励自己奋进。

苏阿芒家境清贫,无钱买书,他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,对外文书籍一本一本地啃;没有老师,学外语口语成了“拦路虎”,他就到住在天津的外国侨民中,找机会同“老外”对话。这样,一天又一天,一年又一年,他对外语不仅能读,而且会说。他同时攻几门外语;其信念是:“多学一门外语,头脑中就多开—扇窗户。”他的学习毅力十分惊人。经常忘了理发,头发长得几平披肩,吃饭、走路、干事均自言自语背外浯单词。他对外语如醉如痴,人们说他是“精神病人”,投以讥笑,而他不顾别人的嘲笑讥讽,走自己的路。由于太苦太累,他患上严重眼疾,但他挺过来了。

1956年,他开始用外文创作,但仍坚持边学边写。他先后学会了英语、法语、德语、俄语、日语、意大利语、西班牙语,波兰语、瑞典语、捷克语、葡萄牙语、丹麦语、挪威语、世界浯等21种语言,并用20多种外文创作、翻译了大量作品,发表在50多个国家的报刊上,其国际影响日益广泛。

苏阿芒虽经历坎坷,但无怨无悔,对祖国无比热爱。他在《我爱你,中华》—诗中云:

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,
它们常常引起我的幻想。
埃及古老的金字塔,
俄罗斯神秘的白夜,
塞纳河畔迷人的黄昏,
和挪威午夜的太阳……
但是,我最爱的只有你啊,
— 美丽的中华。

苏阿芒的成就,在世界上引起轰动。他先后被吸收为国际世界语协会驻华代表、被聘为国际世界语博物馆馆员、特邀国际世界文学季刊《世界文化》撰稿人。后来,美国、英国、荷兰、瑞典、捷克、意大利、新西兰和日本,都通过媒体介绍了他的事迹和作品,其作品在世界赛诗会上获奖,他将巨额奖金捐献给了亚非和平会议。其影响在欧洲更为广泛,维也纳世界语博物馆里,还竖立着他的半身铜像。

正当苏阿芒饮誉海内外时,“文革”开始了,他被打成“里通外国分子”,并被判刑入狱。1978年,雨过天晴,他获彻底平反。苏阿芒重返文坛后,澳大利亚、英国、意大利等国文学界,专门派人来华看望他,鼓励他,有的还给以经济援助。

1979年,苏阿芒出席了全国文代会。其间,还被选为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委员、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,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日常工作,供职天津百花出版社。

苏阿芒对安徽充满感情。1984年,他带病回故里石台,这里的乡亲父老让他格外感到亲切。他赋诗云:

饱尝生活苦果的人,
最知道蜜的甘甜。
历尽沧桑的人,
最体会党给的温暖。
诗人最爱把故乡咏颂,
我爱安徽的土地。
是它给了我最初的生命,
是它哺育我长大成人。

(稿源:《新安晚报》2004-10-08)

相关阅读:

  • 我和苏阿芒的缘
  • 是谁让诗人苏阿芒的作品没有在“文革”中毁掉?
  • 苏阿芒给淮南世界语函授学校的一封信

  • 关于本书的讨论,非常欢迎你加入下方群组,或者通过 和我交流你的看法。

    知识星球 点击加入
    电报群组 点击加入